粤港澳大湾区物业管理
粤港澳大湾区覆盖广东省珠江三角洲九个城市,包括东莞、佛山、广州、惠州、江门、 深圳、肇庆、中山和珠海;以及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中国推行改革开放以来,港澳和珠三角之间的联系网络就一直扩阔深化。而「大湾区」概念,是于2017年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中首次提出,至2019年正式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充份利用「9+2」—即9个内地城市及两个特区的资源及优势,作为主要发展策略,透过完善各城市之间的联系,促进各地的交流合作,以带动粤港澳大湾区各行业的发展。因此,整合粤港澳地区资源、推动协同发展,将会是整个粤港澳大湾区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势。
大湾区物管业的发展前景充满机遇
消费群庞大 市场潜力高
大湾区人口规模庞大。根据香港贸发局经贸研究资料显示,2021年大湾区的总人口已经超过8,600万,是香港总人口 12 倍。事实上,大湾区已成功蜕变成为全球最活跃的经济区域之一,于2021年的地区生产总值已达15.3万亿港元,占全国的11%,并名列全球首10 名。而大湾区城市地区生产总值从2014年到2019年的年增长率为8.2%,高于全国的7.7%,可见大湾区实在是高速发展,商机处处。大湾区是一个有超过8,600万消费者的市场,这群消费者富裕成熟,每年人均收入15 万港元。有研究显示,人均收入愈高的城市居民,都愿意支付较高费用,以获得更优质的服务。
对物管服务需求大增
此外,大湾区经济亦将会进一步开放。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进一步对港澳企业和市民开放一系列领域,包括投资、贸易、金融服务、运输、物流、教育、医疗卫生、会计、法律服务、仲裁、社会服务、文化创意产业、管理咨询、检验检测认证、建筑工程及旅游业,各行各业将会百花齐放,对各项服务的需求亦会大增。 《发展规划纲要》亦指出应促进区内教育、文化、旅游和社会保障领域的进步和合作,并落实环境保护、修复及治理项目,更严格地执行环境规范条例,加倍关注环境保护,推广清洁低碳的绿色环境,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就教育、医疗服务、养老、住屋和交通各方面协助港澳居民在广东就业生活。有物业就需要物管服务,大湾区物业市场的前景将大有可为,而对物管服务的需求估计会大增,大湾区物管行业的发展前景实在非常乐观。
国家鼓励政策出台
到了2020年后期,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十个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住宅物业管理工作的通知》,鼓励企业提升物管服务水平、发展生活服务业,明确将物管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健全业主委员会治理结构,并进一步规范维修资金使用和管理,强化物业服务监督管理的方向。政策同时提到,鼓励物管公司向养老、托幼、家政、健康、房屋经纪等领域延伸,探索「物业服务+生活服务」模式,以全面满足居民生活需求。这一系列政策,除了表明中央政府大力支持有质素的物管公司外,同时也为物管行业发展创造了良好契机,预期可令行业发展空间进一步扩大。
巩固香港物管业在大湾区的独特优势
基于大湾区的经济规模和增长、区内城市更紧密的互联互通、及经济进一步开放令物管服务的需求大增,大湾区物管业未来发展前景实在充满机遇。香港物管业应适时充份把握机会,借大湾区带来的契机拓展固有角色及独特优势,同时发展新的定位,致力推动大湾区物管业朝专业化优质化发展,让湾区内每个城市的市民均可享用优质专业的港式物管服务,达至安居乐业的终极目标。
物业管理业监管局(监管局)于2020年根据《物业管理服务条例》推出物管业发牌制度,透过发牌规管物管公司及物管从业员,提升业界的专业地位及水平,推动业界把握潜在机遇及配合香港物业市场发展。现时香港是大湾区内唯一透过发牌制度为物管公司及物管从业员确立专业标准和规范的城市。物管业发牌制度的三年过渡期尚余200多天,监管局至今已发出超过10,000个物管人牌照、并有400多间物管公司已提交牌照申请,而其中200多间已率先成功获发牌照,成为大湾区内首批专业水平获得客观认证评核的物管公司和从业员,走在大湾区的最前列。
物业管理专业化
物业管理业监管局(监管局)于2020年根据《物业管理服务条例》推出物管业发牌制度,透过发牌规管物管公司及物管从业员,提升业界的专业地位及水平,推动业界把握潜在机遇及配合香港物业市场发展。现时香港是大湾区内唯一透过发牌制度为物管公司及物管从业员确立专业标准和规范的城市。物管业发牌制度的三年过渡期尚余200多天,监管局至今已发出超过10,000个物管人牌照、并有400多间物管公司已提交牌照申请,而其中200多间已率先成功获发牌照,成为大湾区内首批专业水平获得客观认证评核的物管公司和从业员,走在大湾区的最前列。
将港式物管服务发扬光大
内地物管业的发展重心目前主要在住宅物管服务,但随着市场日渐成熟,预期增长力会开始放缓。相比之下,商用物业物管服务在内地依然在发展阶段,现时只有少数商用物业具有专业物管服务。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商用物业物管服务的渗透率只有8.7%,故发展空间庞大。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是香港物管业熟悉的生活及工作模式;而香港物管业在管理大型住宅屋苑和商用物业,包括在铁路交通枢纽上盖发展的物业组群方面的经验非常丰富,可谓近水楼台,于大湾区扩大发展尽占先机。
以人为本,向多元化智能化持续发展
此外,内地物管业服务现时主要包括提供「物业管理服务」和「延伸增值服务」。 「物业管理服务」与香港《物业管理服务条例》订定的 7 大服务范畴大致相同,即包括一般物业管理服务、环境管理、维修保养、财务及资产管理、设施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及物管法律服务。 「延伸增值服务」则是「以人为本」提供有关生活及资产管理的服务,包括家政、房屋/商铺经纪、拎包入住、智能家居服务、社区旅游代理、托儿、以至组织团购等,令屋苑升格成为一个包罗万有的小社区;「延伸增值服务」亦包括会为物业开发商提供售前业务管理咨询服务,或向业主交付前提供清洁、绿化及维修保养服务。现时「物业管理服务」部份依然是内地物管业的主要收入来源,占物管企业整体收入一半以上。但传统的「物业管理服务」于2015年至2019年间,只有8成升幅;而同期「延伸增值服务」升幅却近1.5倍,反映这个非传统性业务在内地物管业的重要性,近年已慢慢超越传统物管服务。
因此,香港物管业要进一步提升在大湾区的独特优势,未来除了朝专业化发展外,亦应针对「以人为本」,变得更人性化、更着重用家的体验感受,以使用物业的人士为中心,以其利益为依归。过去两年多,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肆虐,物管业站在防疫抗疫工作的最前线,大大减低了病毒在社区传播的风险。市民在疫情期间出入受限制,如何采购生活物资亦成了不少人需要面对的问题。物管公司若能表现效率和协同性,统筹其管理屋苑的防疫工作之余,更为受影响的居民提供生活上协助,服务水平就可以更上一层楼。人口高龄化、物业老化、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日益严重,如何提供「以人为本」的物管服务以促进社区和谐发展应是业界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要满足各种不同需求,提供更贴心的服务,达到物管人性化,物管智能化是大势所趋。科技的应用更可提升服务效率,节省人力,以至降低成本。业界应大力推动「物管科技」(PropTech),全方位落实物业管理智能化。港式物管业以人为本,向多元化智能化持续发展,除了可进一步提升在大湾区的独特优势外,亦有利物管从业员吸取不同范畴的专业知识及工作经验,日后无论是留港发展或是进军大湾区,都有莫大裨益。
物管从业员必须持续进修,与时并进
香港物管业从业员在大湾区工作必须具备适当的就业竞争力。若要把握大湾区物管业发展的契机,扩展个人事业发展,除了拥有专业能力外,并需要更多的创造性和创新思维,及具备国际视野和可持续发展思维,以及灵活变通和沟通协作的能力。因此物管业从业员必须持续进修,与时并进,并累积能够在大湾区有效工作的相关经验和知识。
大湾区物管业发展成功关键:促进三地深度融合
为推动大湾区物管业融合发展,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物业及设施管理联合会于今年6月成立,是由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公共服务及设施管理相关行业的企业、团体和个人组成的非营利团体。物业管理业监管局主席谢伟铨议员是联合会的创会会长。联合会旨在贯彻《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建立行业交流合作平台,推动粤港澳三地的深度融合,最终实现行业创新、和谐、优质、高效发展。监管局热切鼓励香港物管业界透过联合会的平台,实现大湾区合作交流,资源共享和创新发展的目标,推动大湾区物管业服务标准统一和从业員资格的认证,促进区内物管公司和物管从业员创业就业及深度融合。
大湾区的经济规模和增长,结合国家的政策支持、经济进一步开放、更紧密互联互通,实在为香港物管业、物管公司和物管从业员缔造了庞大机遇。香港属大湾区的「中心城市」,香港物管业应透过自身优势进一步发挥其现有扮演的角色,提高专业服务水平,精益求精;并扩展与区内其他城市的合作,促进粤港澳优势互补,实现共同发展,为区内市民提供更专业优质的物管服务。香港物管业与内地业界未来携手合作,相互衔接,实属大势所趋。
物业管理业监管局
(只有中文版本)